熊罴之力的成语故事


熊罴之力

拼音xióng pí zhī lì

基本解释熊罴:猛兽。指强大的势力。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秦以熊罴之力,虎狼之心,蚕食诸侯,并吞海内。”


暂未找到成语熊罴之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熊罴之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势不可当 《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金屋藏娇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褒善贬恶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 ,须是由我始得。”
盲人说象 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雨散风流 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拔茅连茹 《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罪上加罪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见今县里告下忤逆,如今又打 小四,罪上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