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之音的成语故事

拼音sī zhú zhī yīn
基本解释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材女乐三千人,钟石丝竹之音不绝。”
暂未找到成语丝竹之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丝竹之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出师无名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莫离支 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
惜指失掌 |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
陈言务去 | 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
动荡不定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
抛砖引玉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万无一失 |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暴取豪夺 |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
困而不学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