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灭迹的成语故事


消声灭迹

拼音xiāo shēng miè jì

基本解释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出处《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暂未找到成语消声灭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消声灭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悬而未决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
上下其手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德容言功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胆寒发竖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百战百胜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东扶西倒 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 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