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童子的成语故事


三尺童子

拼音sān chǐ tóng zǐ

基本解释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出处《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三尺童子的典故

公元1138年,金国派使者到南宋朝廷“议和”,希望南宋朝廷俯首称臣。秦桧积极鼓吹接受金人的条件。抚州军事判官胡铨上书言事,据理力争,反对投降,他说:“即使是三尺童子让他对猪狗跪拜,他也会勃然大怒的。”秦桧给他妄加罪名降职处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尺童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苦思冥想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铁面无私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欺善怕恶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战天斗地
冲锋陷阵 《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风虎云龙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飞蛾扑火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暴露无遗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主人翁 明·洪应明《菜根谭》:“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