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由衷的成语故事


信不由衷

拼音xìn bù yóu zhōng

基本解释信:诚实;衷:内心。诚实不是出于内心。比喻假意敷衍。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


暂未找到成语信不由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信不由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逆道乱常 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趁火打劫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付之一炬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僧多粥少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顺口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些顶门杠!”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 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刑期无刑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