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而不倦的成语故事


诲而不倦

拼音huì ér bù juàn

基本解释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出处汉·蔡邕《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然犹学而不厌,诲而不倦。”


暂未找到成语诲而不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诲而不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狐 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 必首丘。”
说雨谈云 元·汤式《赏花时·送友人观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说雨谈云口倦开,须发已斑白,风流顿改。”
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交臂历指 《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扭直作曲
口坠天花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华,同“花”。
粉墨登场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胆大心小 《旧唐书 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春寒料峭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春寒料峭,冻 年少。”
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