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
出处《尚书大传》第四卷:“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
例子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shēng yù sè
注音ㄐ一ㄣ ㄕㄥ ㄩˋ ㄙㄜˋ
繁体金聲玉色
感情金声玉色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金声玉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月明千里(意思解释)
- 闻声相思(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生龙活虎(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起 回生(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金声玉色的意思解释、金声玉色是什么意思由汉辞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 向前。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过五关 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双管齐下 |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
报雠雪恨 |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
一如既往 |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
老气横秋 |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 板;缺乏朝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