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遵时养晦遵时养晦的意思
zūnshíyǎnghuì

遵时养晦



遵时养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例子仆拟遵时养晦,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章炳麟《致伯中书》四)


基础信息

拼音zūn shí yǎng huì

注音ㄗㄨㄣ ㄕˊ 一ㄤˇ ㄏㄨㄟˋ

繁体遵時養晦

感情遵时养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等待时机。

近义词遵养时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遵时养晦的意思解释、遵时养晦是什么意思由汉辞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疚心疾首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一夕一朝 同“一朝一夕”。
鉴影度形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紫陌红尘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损人不利己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人心归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故步不离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空谷传声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半路出家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倒冠落佩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作乱犯上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敲诈勒索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徇私舞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钻木取火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起 回生 把快要 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心小志大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华不再扬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惹是生非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