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ěngshā


拼音děng shā
注音ㄉㄥˇ ㄕㄚ

繁体等殺

等

词语解释

[ děng shā ]

⒈  等差。

⒉  谓降低等级。

引证解释

⒈  等差。

唐 张九龄 《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使官有位次,资有等 ,才苟不侔,时所勿取。”
宋 苏舜钦 《东京宝相禅院新建大悲殿记》:“宫室服用必有度,上下等 各安其分限,而无流暴之患,此 三代 之所以为盛也。”
《明史·湖广土司传·施州》:“兵部以闻,帝以驭蛮当顺其情,所授诸司,宜有等 。”
清 恽敬 《顾命辨下》:“自一身上推之於父於祖於曾高祖,下推之於子於孙於曾孙於元孙,其旁推之也,视所出为等 ,於是乎有亲亲之义。”

⒉  谓降低等级。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吕璹 ﹞因以文讼於庙,引盗宗庙酒食律罪当黥,而将军人臣,宜处以等 ,则盗食供果盖不当 。”

分字解释


※ "等 "的意思解释、等 是什么意思由汉辞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