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
词语解释
蹊径[ xī jìng ]
⒈ 路径;办法。
例筑蹊径。——《晏子春秋》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荀子·劝学》
只好另辟蹊径。
英path; wa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蹊逕”。
⒉ 指小路。
引《吕氏春秋·孟冬》:“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竖。”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荫道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牛至半途不循蹊径,负女渡岭驀涧,直入乱山。”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
⒊ 门径;路子。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独有此律,不谬蹊径。”
明 唐顺之 《卓小仙草书歌》:“虽然奔放不可覊,笔墨蹊径未尽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又人学书……情景妙合,风格自上,不为古役,不堕蹊逕者,最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西儒实学》:“大闢畴人之蹊逕。”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国语辞典
蹊径[ xī jìng ]
⒈ 小路。
引《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
《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庾衮传》:「杜蹊径,修壁坞。」
近门路
⒉ 比喻治学、做事的方法。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最近近义词查询:
轮回的近义词(lún huí)
只要的近义词(zhǐ yào)
心愿的近义词(xīn yuàn)
匆匆的近义词(cōng cōng)
上进的近义词(shàng jìn)
趋势的近义词(qū shì)
零乱的近义词(líng luàn)
明天的近义词(míng tiān)
终结的近义词(zhōng jié)
喜悦的近义词(xǐ yuè)
不同的近义词(bù tóng)
梓里的近义词(zǐ lǐ)
侨民的近义词(qiáo mín)
不但的近义词(bù dàn)
花草的近义词(huā cǎo)
制造的近义词(zhì zào)
娘舅的近义词(niáng jiù)
飞行的近义词(fēi xíng)
干枯的近义词(gān kū)
温和的近义词(wēn hé)
昌盛的近义词(chāng shèng)
节流的近义词(jié liú)
坐食的近义词(zuò shí)
褒奖的近义词(bāo jiǎng)
此外的近义词(cǐ wà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