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安濯足图
幼安濯足图。元代。刘因。 汉家无复云台功,平生不识大耳公。眼中天意镜中语,此身只有扁舟东。关东诸公亦英雄,百年能辨山阳封。归来老柏号秋风,世事悠悠七十翁。乾坤故物两足在,霜海浮云空复空。无刀可断华太尉,有   不为丕太中。丹青白帽凛冰雪,高山目送冥飞鸿。为问苏家好兄弟,万古北海谁真龙。 
 
						[元代]:刘因
						
						
						
						
							 汉家无复云台功,平生不识大耳公。眼中天意镜中语,此身只有扁舟东。
关东诸公亦英雄,百年能辨山阳封。归来老柏号秋风,世事悠悠七十翁。
乾坤故物两足在,霜海浮云空复空。无刀可断华太尉,有   不为丕太中。
丹青白帽凛冰雪,高山目送冥飞鸿。为问苏家好兄弟,万古北海谁真龙。
  
							
							 漢家無複雲台功,平生不識大耳公。眼中天意鏡中語,此身隻有扁舟東。
關東諸公亦英雄,百年能辨山陽封。歸來老柏号秋風,世事悠悠七十翁。
乾坤故物兩足在,霜海浮雲空複空。無刀可斷華太尉,有   不為丕太中。
丹青白帽凜冰雪,高山目送冥飛鴻。為問蘇家好兄弟,萬古北海誰真龍。
 							 
						 
						
													
					 
					
				 
																
				
				
					
					唐代·刘因的简介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   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   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
				
► 刘因的诗(211篇)				〕 
				 
				
				
					
					
						:
						弘历
					
					
					
					
						 积素流光映彩镫,上元今岁景偏增。若论春雪如春雨,便庆食升有四升。
  
						  積素流光映彩镫,上元今歲景偏增。若論春雪如春雨,便慶食升有四升。
  
					 
									 
				
					
					
						明代:
						卢龙云
					
					
					
					
						 才名共仰三川旧,治行咸推百粤先。郡以分猷看展骥,邑缘试剧待烹鲜。
霜含白简俱称最,春满黄堂各颂贤。珍重佩刀酬解赠,君家元沐主恩偏。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鹹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
						李辕
					
					
					
					
						 四月南风驿路长,汴梁河底树苍苍。牙樯锦缆伤前代,□□□□□□□。
□□□□□□□,□□□□□□□。□□□□□□□,□□□□□□□。
 
						  四月南風驿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樯錦纜傷前代,□□□□□□□。
□□□□□□□,□□□□□□□。□□□□□□□,□□□□□□□。
 
					 
									 
				
					
					
						宋代:
						冯时行
					
					
					
					
						 岁晚扁丹雪霰边,萧疏与君俱可怜。
向来共厄黄杨闰,别后相逢白发年。
 
						  歲晚扁丹雪霰邊,蕭疏與君俱可憐。
向來共厄黃楊閏,别後相逢白發年。
 
					 
									 
				
					
					
						:
						朱帆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须辨伪真。不向深山驱虎豹,焉能高阁画骐麟。
屠鹰烹狗非徒汉,焚籍坑儒岂独秦。千古休提尧舜事,君王若个不愚民。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僞真。不向深山驅虎豹,焉能高閣畫骐麟。
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
 
					 
									 
				
					
					
						:
						区越
					
					
					
					
						 暮叩禅门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灵坤暖,霜雪犹铺旷野寒。
年事又随忙里过,此心那得静中安。龙溪一曲春堪老,南望归心已万端。
 
						  暮叩禅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随忙裡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