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去矣行

去矣行

[唐代]:杜甫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去矣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生,你不见那放鹰人臂套上的鹰, 一旦吃饱后就迅速飞去。

怎么能作那厅堂上的燕子, 只知衔泥为自己筑巢去依附时贵的权势之家。

我这个人生性心胸开阔不受约束,缺少一副厚脸皮, 怎么可以久处在王侯权贵之中呢?

我没有尝试过从盛物的袋子里取出美玉而服食之的方法,明天暂且进入蓝田山去试一试吧。

注释

鞲:放鹰人所著的臂衣。飞掣:犹飞去。

燕:比喻小人。

靦颜:犹厚颜。

蓝田:山名,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出玉。

去矣行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任右率府胄曹参军以后不久所作。杜甫“在率府,数上赋颂,不蒙采录。欲辞职去,作《去矣行》”。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2-53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渡淮

明代罗万杰

浮云岭外色,落日旅中心。辛苦问淮水,客愁孰浅深。

康园秋兴八首 其六

张海鸥

丹枫无意闹春头,总趁霜华染素秋。装点山川增气象,充盈黉舍慰乡愁。

何人可解飘零意,几处能盟澹荡鸥。烟雨楼头人独立,凭栏细认越王州。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二

明代张宁

傅岩曾托画图传,八翼分明梦上天。变化升腾先有兆,从来官第号登仙。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 其一 昭庆寺

弘历

招提湖北角,阅武便曾过。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颓废,僧意冀檀那。欲拟从其愿,民财虑费多。

雪中赏红梅奉次涯翁先生时邃翁携酒共饮怀麓堂二首 其二

明代邵宝

江南春色渺无涯,借得芳枝似酒赊。点染已经元老手,品题还许大方家。

丹心独对年年树,玉貌空传处处花。雪夜门深清梦远,敢将桃李向人誇。

朝中措 江上

吴寿彭

偏安常是误南金。士道薄梁陈。词旨江令浮艳,文章庾信哀深。

海门望极,滔滔逝水,波咽初心。江上数峰笼晚,六朝恨绝遗音。